>
 
您的位置:黑龙江工程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思政教育>>正文内容
一周悦读(第五十期)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9日    点击数:

新发展理念蕴含的理论特质和品格

刘奇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政治意义看,新发展理念凝结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指明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从理论意义看,新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实践意义看,新发展理念适应了时代发展和实践深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行动指南。从世界意义看,新发展理念把准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脉,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发展理念涵盖广泛、思想深邃,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芒,蕴含着鲜明的理论特质和理论品格。

  系统性:新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高度耦合、协同支撑的发展理念集合体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是随意提出来的,是在影响当代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经过科学比较选择、精心总结提炼,抓住最为紧要、最具决定性的五大要素,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发展理念体系。这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统领发展的总纲要和大逻辑,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共同构筑了未来发展图景的顶层设计,统一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之中,统一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之中。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发展的关联性来看“一个都不能少”。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主要内容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各有明确指向,而又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逻辑关系看,第一动力、内在要求、必要条件、重要体现、必由之路、本质要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顺理成章;从整体效能看,新发展理念不仅对传统发展观念进行革新升级,而且对现代发展内涵进行全方位拓展,增强发展的统一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从操作层面看,新发展理念需要统一贯彻、统一落实,一体推进、一起发力,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把握好新发展理念的系统性,就要树立全面系统的科学思维、掌握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增强贯彻落实的整体协同,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辩证性:新发展理念是把握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典范

  新发展理念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分析、解决问题得出的思想理论硕果。应当看到,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成功走完了现代化“前半程”,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但发展起来后的问题比预料的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关联性、叠加性、不确定性越来越突出,不仅要解决好长期积累的老问题,也要解决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仅要解决好增强内生动力的问题,也要解决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问题;不仅要解决好完善经济体制的问题,也要解决好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相互协调的问题;不仅要解决好提高发展效率的问题,也要解决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要在这样极其复杂的“问题岛链”中驾驭中国号巨轮继续前行,其难度和艰巨性可想而知。新发展理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廓清了前进道路上的迷雾,为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标注了正确航向。

  新发展理念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鲜活生动的有机结合,彰显了我们党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科学态度和高超智慧。比如,新发展理念既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借鉴各国发展有益经验,有共性更有自己的特色,体现了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一;又如,新发展理念既着眼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行战略谋划,又注重牵住“牛鼻子”,突出薄弱环节和短板领域集中攻关,体现了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统一;再如,新发展理念既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大势中提出大谋划大战略,又围绕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明确思路和务实举措,体现了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统一。总之,新发展理念集中彰显了唯物辩证法的鲜明品格,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引。把握好新发展理念的辩证性,就要掌握其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精神,以辩证思维统筹发展大局、创新发展实践。

  人民性:新发展理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为人民发展、由人民享有,是我国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取向。我们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发展理念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越是发展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越要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使发展更具公平性、普惠性,让人民群众有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获得感、幸福感。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是不可持续的。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难以走出经济低迷的泥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克服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弊端。其政府出台一系列救助政策,最大获益者都是大资本家,而不是受危机打击最重的中产阶级和底层民众。从美国的“占领华尔街”“民主之春”到法国的“黑夜站立”,无不深刻地反映了这一难以解开的“死结”。

  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核心地位,紧紧围绕发展的根本目的、基本动力、价值尺度,从唯物史观的高度进一步回答了当代中国究竟“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在创新发展中,强调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在协调发展中,强调补齐农村、西部相对落后的短板,让人们享受普惠政策、生活得更加公平;在绿色发展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存发展环境;开放发展说到底是为了让人们能够面向世界获得更大发展机会、享受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发展成果;共享发展强调要让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同时使发展获得深厚伟力,具有更加鲜明的人民性。可以说,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贯穿新发展理念的红线,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根本要求所在。把握好新发展理念的人民性,就要把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作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滞后等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实践性:新发展理念是具有鲜明实践指向的行动纲领

  理念是对实践规律的总结,必须有明确的实践指向。没有实践指向的理念,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看起来美好,最终却不能变成现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逻辑起点,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从而推动新的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趋势向好,但发展中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风险。新发展理念深入把握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顺应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形势,明确提出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必将指导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

  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是新发展理念的一大特色。它直指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围绕这些问题来破题、来展开,在聚焦改革发展焦点难点中开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创新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依靠创新转变发展机制,引领中国发展;协调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依靠协调处理发展矛盾,促进持续健康发展;绿色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依靠绿色发展保护环境,实现永续发展;开放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依靠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发展格局;共享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依靠共享分配发展成果,使发展获得深厚的力量支持。可以说,正是因为强烈的问题意识,新发展理念才具有强大的理论穿透力和现实解释力,成为回应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的中国解答。把握好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性,就要坚持实践第一,以实践立论、靠实践拓展、为实践领航,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过程,以新理念推动实践新飞跃、赢得发展新优势、创造发展新奇迹。

  引领性:新发展理念是管方向、管长远、管根本的理论先导

  发展实践是由发展理念来引领和开创的。越是面临复杂的形势、繁重的任务,就越需要科学发展理念的定向领航。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不可阻挡,同时也充满着变数、蕴藏着风险、潜伏着危机,不同制度模式、发展道路的博弈十分激烈。对我国来说,时和势总体有利,但艰和险在增多。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新发展理念以宽广的视野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科学分析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发展要求,在发展动力、发展布局、发展关系、发展保障、发展目标等方面规划了一整套发展战略,指明了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科学路径,为我们攻坚克难、穿越“历史的三峡”、书写更加精彩的中国故事提供了理论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按照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这个总要求和大趋势,点出了新发展理念的战略引领作用,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发展理念提供了明确指引。全面小康是我国现代化征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未来发展任重而道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穿云破雾长长一系列的奋斗,这样的大事业需要大智慧大战略来引领。新发展理念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是着眼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擘划,是引领我国发展实践、开创美好未来的一面旗帜。把握好新发展理念的引领性,就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把它作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指挥棒,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篇章。

 

 

(本文作者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互联网+教育”还是“教育+互联网”?

储朝晖

 

2015年中国从事在线教育的企业数约2400-2500家,拥有数十万门在线教育课程,用户达到了近亿人次。这些在线教育企业同蘑菇那样速生,也如同烟云那样很快消散,其原因当然有多种,但其共性的原因是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教育,采取了外科手术式的“互联网+教育”方式,互联网并没有真正加到教育深层——

  3月底,一则在线教师时薪1.8万元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人们在感到互联网的巨大力量的同时,每一个教育当事人都意识到,如何与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现实问题,已有的学校、教育机构和管理部门如何应对互联网也成为决定其自身未来状态的转换关键:选择得当就会给自身开辟宽广道路,选择不当就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在“互联网+”的涌动中,教育已成为其中的一个加数,于是有了“互联网+教育”一词的流行。与此同时,有人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认为相对于教育的特质和互联网的特征,“教育+互联网”的提法更能准确地反映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更有利于在线教育实践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深刻、理性、健全地促进教育与互联网结合,更有利于教育当事人或社会成员利用教育和互联网服务来更好成长发展。

1.“互联网+教育”靠谱吗

  “互联网+”的兴起,最初集中在经济学领域,从“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产业”到“互联网+智慧”,实现各行各业所有内容数字化并融会贯通,这一期间它的使用是相对得体的。

  后来“互联网+”的说法几乎被不加区分地运用于任何对象,成为万能的词语添加剂,应该说就有问题了。仅教育领域内,除了“互联网+教育”,还有人开始使用“互联网+早期教育”“互联网+职业教育”等等,以及“互联网+课程”“互联网+学校管理”“互联网+教育评价”“互联网+教学”……这些过于随意的表达显然不够严谨,也很难有确定性和确切的内涵,需要依据语言实践的真实需要和汉语的规则加以规范。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两次使用“互联网+”,一次使用“+互联网”,说明根据实际选择使用哪种组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就以教育而言,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经历过多次重大的环境、工具的变革,每一次新工具的发明对人类发展都是影响巨大且关键性的,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而教育作为一个行业或专业,它的连续性始终保持着,而且有着较为严密的组织结构,外在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就如同给一株千年古树施肥,依据树的性能、需求和机理去施肥,就能让它枯木逢春,这就是“教育+互联网”理路;以相反的方式,“互联网+教育”,以一张网的方式把这株古树罩住,或用堆土的方式把它掩埋,就可能把它闷死,或是罩住或掩埋了很长时间,两者之间也未发生实质性关系。互联网这一新工具的影响只是比历次更为迅速普及,作为一种工具来说与前几次没有本质的差异。

教育是以人为工作对象和主体的,不同于经济和其他以物为对象的领域,在工业、商业等其他领域或可以用“互联网+”,运用到教育领域时应慎重对待。

2.“互联网+教育”“教育+互联网”等值吗

  有人或许认为依据加法的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进而得出结论:“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互联网”是等值的。但是,由于这里相加的不是两个数,而是两个有社会实际存在的实体体系,位次排列不同导致的效果差距其实很大。

  选择“互联网+教育”还是“教育+互联网”,既基于互联网的特征,也与个人的主观选择相关,其根本性的差别在于主动加还是被动加:选择“互联网+教育”就是把互联网当作操作系统,当成社会以及教育建构的要素和系统力量,依照这种全新基础,依据互联网法则重新统合社会以及教育的运作和管理模式,这种选择实质上不仅是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难以体现教育的精髓。经过人类社会数千年的发展,教育是包含哲学理念、组织实体、方法体系、内容范畴等多层多面多主体的存在,以“互联网+教育”的思路寻求两者的结合,加什么、怎么加依然是一片模糊。

  选择“教育+互联网”,就意味着把互联网当作传播工具,延伸现有的教育影响力和价值,原有的社会与教育也需要随着互联网发生巨大的变革,但教育的基本逻辑没有根本性改变,由教育当事人自主选择要慕课还是被慕课,是否选择翻转课堂以及谁在翻转、如何翻转,站定教育立场,明了需要什么,以人的天性为依据而非用互联网去改造人的天性,以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为标准进行选择和结合,方能实现人的健全发展。

  如果选择“互联网+教育”,还存在作为操作系统的互联网由谁建造、由谁掌控的问题,最终走向单一标准的最优存在,次优被淘汰,从而导致丧失多样性。“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互联网”孰优孰劣,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分析:

  首先,从互联网与教育的关系看,无疑教育应该是核心,互联网只是技术和辅助工具;教育或者说人的成长发展是目的,用于教育的互联网是手段;教育是需求的源头,互联网是更为迅速便捷保障供给的技术条件。若把互联网作为核心,教育只是附庸产品来做,不只曲解了教育,也难以有效满足教育当事人对教育的需求。

  其次,从与人的关系看,没有互联网之前,人类就有数千年的教育活动,教育与人已经形成了关系牢固的伴生关系;互联网一产生便与人产生了亲密关系,这种关系相对于教育与人的关系而言,是后生的,用“互联网+教育”就意味着要在后生的、尚不稳固定型的关系上加上先前已经稳固定型的关系,这必然产生关联的虚点和盲点,出现众多的不顺;“教育+互联网”则是在一种稳固关系基础上建立新的未稳固的关系上,紊乱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需要承认,互联网本身确实会更新人与教育的关系,互联网成为人与教育之间的新媒介,使原来必须要师生在特定时空进行的教学转变为可以较少受到时空限制,有了互联网的教育更加关注互动,互动性的教学体验使教学过程智能化、舒适化。互动的主体依然是人,网络仅是媒介,从逻辑上说是人为了教育的目的而利用互联网,其相加的次序也应该表述为“教育+互联网”。

  从方式上看,“教育+互联网”是一种从根上施肥的方式改变教育,而“互联网+教育”则类似于一种从叶上施肥的方式改变教育。后者能改变的是教育的表面,前者则能深层、系统、渐进地改变教育,从两种效果来选择,结果不言而喻。

  在实践中,目前多数人一直以“互联网+教育”而非“教育+互联网”的方式对待互联网与教育的关系,由此导致的是一些对教育知之甚少的人把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当作单纯的商机,以功利的心态强行侵入教育,或制造“解题神器”之类的工具,或干脆把传统的答案直接搬到网上,客观上对教育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另一些从事教育的人士则以作壁上观的态度对待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或者以违背互联网精神的方式在使用着互联网技术,将过去的“满堂灌”直接变成“满网管”,不顾学生使用互联网往往只是下载考题、复制论文和核对标准答案。

教育不能忽视新工具的发明与运用,同时又不能为工具所牵引而忘了教育自身,如果互联网使用者的教育思想理念没有改变,即便加上了互联网,也未必是教育的良性改变;教育从业者只有从精神上领会了互联网的精髓并依据教育的特性和需求使用互联网,只有当教育的理念更优化,以“教育+互联网”的方式与互联网结合,才能有效避免互联网这个新瓶装落后的教育旧酒。

3.“教育+互联网”更有利于人的发展和教育完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阶段。近些年来互联网硬件建设已基本完成,已进入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创新阶段,这个阶段重点要推动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创新。

  使用哪种组合,语义的差别是一层,但不能仅限于语义的讨论,还要看在实际生活中怎样才有利于人的发展和教育的完善。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当你面对教育和互联网的时候,怎样选择利用这两者的组合,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当然是先选定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再确定如何利用互联网获得这样的教育,沿着“教育+互联网”的方式使用,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在“互联网+教育”的思维下,出现了大量良莠不齐的互联网教育实体,2015年中国从事在线教育的企业数约为2400至2500家,专门从事在线教育的人员达到8至10万人,拥有数十万门在线教育课程,用户达到了近亿人次。这些在线教育企业如同蘑菇那样速生,也如同烟云那样很快消散,其原因当然有多种,但其中共性的原因是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教育,采取了外科手术式的“互联网+教育”方式,互联网并没有真正加到教育深层,多数仅是浅层的包装,而非内生变换的“教育+互联网”方式发展。

  稍稍做些调查不难发现,那些不了解教育的以“互联网+教育”方式发展起来的企业总体上存续时间,要明显短于那些以“教育+互联网”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在线教育实体。只要你的教育做得好,能切实解决用户的问题,加上互联网就能够如虎添翼,不加互联网也能保证生存;如果你的教育做不好,加上互联网也未必就会好到哪里,很可能加速灭亡。就是说“互联网+教育”本身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资本和在线教育,走进“教育+互联网”才能良性复归。

  沿着“互联网+教育”的思路,很多企业将关注点放在了搭建教育平台上,而忽视了内容的创新与完整性,导致其产品课件和试题重合率极高;忽视了教育需求者的真实需求,一部分教育产品只是在用“炫酷”的技术做表面的“先锋实验”,并没有针对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出相应的对策,严重脱离了教学实际;或对线下教育进行简单复制,以为把它们放上互联网就必然优于没有互联网的教育;或过于简单地认为互联网必然倒逼教育变革,必然带来更公平、均衡的教育,有移动终端就可在任何地点在网上选择各自喜欢的课程学习。

  从“互联网+教育”转向“教育+互联网”,要从转变教育理念、态度开始,让教育积极主动地去加上互联网。

  从历史发展看,教育总体上是每个时代相对保守、封闭的社会构成,而互联网却是当下社会技术和理念传播的前沿,是开放的。一些人担心,“教育+互联网”是否会在实践中拖整个社会前行的后腿,甚至认为,“教育+互联网”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嫁接互联网,教育行业传统思维占据主导,无论技术、人才,还是运营管理等都与互联网特质相去甚远,产业升级速度缓慢。“互联网+教育”才能使互联网思维占主导,颠覆以往的教学主体、教育模式和运营思路,并对传统教育体制产生倒逼作用。

  实际上,这种希望通过互联网对教育做“颠覆”的认知,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岂不知唯有将这部分力量激活,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力量,变革才是理性和良性的。

  以“教育+互联网”的方式推进实践,强调的是教育内部变化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有了互联网技术就意味着先进,需要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依据互联网技术所能提供的新的可能性,遵从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灵活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主动地在教育哲学、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技术、教育管理、教师教育、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校组织等多方面谋求变革,而非被动地成为互联网的拖曳或补丁,从而实现对整个教育生态的重构。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育+互联网”不是要沿袭教育的保守和封闭,而是要教育当事人积极主动迎接变化,就是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参与到开放、互联、互动的多元建构中,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学习,实现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健全发展;注重互联网产品的实际教育应用效果是否有利于教育品质的提升。

  4.“教育+互联网”的管理应对

  互联网用于教育亟须教育的管理变革,这种变革的关键在于行动要依据互联网特性、符合互联网精神。

  从不同角度看互联网可以得出互联网特性的不同表述。从管理角度看,平等、开放、互动、共享是其主要特征,而传统的形式化或制度化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都相对比较封闭,难以共享,互动性不够,也存在等级性。这种等级性不只存在于师生之间,还存在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师生之间相互选择,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相互选择。其结果是不当的教学会使学习者远离而被淘汰;不当的管理者会使被管理者逃离而被淘汰,因此教学、管理乃至评价更接近于多方协商而达成共识,形成共同认可的规则,并遵循共同认可的规则。

  从符合互联网精神的角度看,服务是互联网的基本精神,从管理角度看,实现由管控到服务是“教育+互联网”在管理上的本质性转变。

有鉴于此,“教育+互联网”需要整体更新管理理念,让各方以开放的心态,平等参与规则制定,共同维护互联网教育良好秩序。同时依法对互联网进行管理,避免非专业话语对专业话语的“绑架”。

 

 

(本文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陈忠实文集》

 

作  者:陈忠实

出版社:广州出版社

简  介

本文集收入陈忠实从事文学创作以来的几乎全部文字。既有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也有包括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的《信任》等中短篇小说作品,还有他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白鹿原》的创作手记——《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以及大量的随笔散文。

文集保存了陈忠实创作的全貌,是研究这位作家极有价值的资料。通过陈忠实个人的创作历程,客观地呈现了新时期文学发展至今的历史脉络。

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一周悦读(第三十二期)
?下一篇:一周悦读(第五十一期)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我们 | 管理指南 | 管理登录 黑ICP备1100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