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黑龙江工程学院>> 工程视界>> 文化讲坛>>正文内容
提升“校企合作”品质 打造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平台
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4日    点击数:

今年是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合校升本的第十年,也是全面落实学校“十一五”规划,启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汽车工程系转型为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开元之年。

站在新起点上,回顾过去,我们的学校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快速、稳步的发展,站稳了本科教育阵地,顺利通过了国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光荣地站在了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与建设的领跑线上。随着学校的发展,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也初步形成了面向汽车设计与制造﹑汽车运用与服务﹑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指挥与监控、轨道交通运营技术与管理、物流技术与管理等行业和岗位群,以应用型本科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为主,兼顾专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多层次稳定发展格局。

一、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认识,努力提升校企合作品质

面向企业、工程一线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培养优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关键在于人才工程素质的养成,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良好的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使之有可能成为企业和工程一线卓越工程师的后备人才。在这一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等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必须加强有效的校企合作。

 对于校企合作,我们经历了教学实习型合作,学工结合型合作和多元互融、互动、互惠型合作三个发展阶段。其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工程实践条件,提升校企合作品质,营造良好的工程氛围,高质量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此,我们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改革,注重与国内外先进知名大企业的合作,注重与行业学会、协会和政府职业资质认证机构的合作,使校企合作多元化发展,并注重引企入校,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在学校为企业或行业共建人才培训基地、职业资质认证培训基地,形成了新的、多元化的校企互融、互动、互惠合作机制和“零距离”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卓越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造了坚实的工程教育、训练与实践平台。 

二、引企入校,多元化共建校企合作新机制

1、“校企共建”合作机制

 “校企共建“合作机制是一种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董事会,在校内建设培训中心或实验室的校企合作形式。我们先后与日本丰田等国内外大集团公司合作,校企共同研究确定教学环境规范,教学内容规范,教学流程规范和考核标准。学生在大三或大四学年申请并经考核进入定向班,学习定向模块课,进行专项实训,参加专项职业技能考核或职业资格过级考试,到合作公司企业顶岗实践,大部分学生经过双向选择到合作公司企业就业。从而形成了校企一体、互惠共赢、紧密合作的新机制。

 2、“多元共建”合作机制“多元共建”合作机制是指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联合行业办专业

学校按行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行业联合企业在学校投资建设培训中心,三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联合完成培养过程、共同进行质量评价。其特点是结合行业企业需要,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技能,提高学生的顶岗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3、“职业资质认证”机制

“职业资质认证”机制是指学校与企业、行业协会、政府职能部门共建职业技术资质认证机构,为社会提供技术培训服务,为学生搭建资质认证平台。目前,我院设有经国家六部委认定的汽车维修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经省教育厅认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汽车制造与维修、交通运输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黑龙江省交通与物流紧缺人才培养牵头单位等。

此外,我们在“筑巢引凤”,在校外以企业为“点”、以行业为“线”、以市区及周边城市等为“面”,构建了“网状”联合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了20余个稳定的校外现场教学与实习基地,形成了良好的校外实践教学环境。

三、多元共建校企互融、互动、互惠合作机制的特点与分析

1、教学管理融入了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

“精细、规范、严谨、目标化”是企业管理的精髓,与企业合作办学必须融入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这是先决条件。班级定额、设备配备、教师资格等刚性要求,体现了企业追求先进、追求效益的顽强精神,也为学校经典式的教学管理带来了活力和压力。

2、教育思想与实践环境融入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严谨、效益、生存与灵活、多样、拼搏的和谐统一,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文化根本。很多大学毕业生刚一进入岗位时,往往不是跌倒在工作能力和技能上,而是输在了心理素质上。与丰田公司合作建设培训中心时,要求我们按企业车间的模式建设;实训学员要求5S,即“整理、整顿、清理、清扫、自律”;实训过程要求认真、规范、守时、效益等对学生形成了很好的企业文化熏陶、促进了学生热爱企业、追求事业、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程文化素质养成。

3、教师工程素质与实践能力不断得到培训和提高

与企业合作建立培训中心,企业对培训教师的要求很严格,不但要求教学素质高,而且要求实践能力强。对学生要求做中学,教师就要能够教中做。企业的严格要求对教师们形成了压力,也激励了教师们积极参与实践训练的活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科研学术水平的提高。

4、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实践基地建设不断加强

汽车工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产业。每年数百种新型车的诞生,标志着汽车技术知识的不断更新。与我们合作的公司,针对新技术、新产品定期培训教师,为学生提供最新教学资料。及时提供新教学仪器设备,升级教学软件。定期举办由企业、各培训中心参加的经验交流会等保证了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的先进性,实现了与时俱进。

5、“在实践中学、在工作中学”是“引企入校”新机制下的重要教学方法

新机制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工程文化氛围,使学生们在汽车构造拆装等实习实训中巩固了汽车构造的基本知识;在汽车四万公里保养、汽车故障诊断、汽车保险与理赔案例分析、PRO/E软件等应用训练中掌握了企业岗位工作技能与协作能力;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或以企业为背景进行专门设计中深化了企业文化、提高了工作能力、养成了工程素质,实现了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学生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实现了培养人才由大学生向企业技术员工的平滑过渡。

6、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真正得到了实惠

高校特有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经验是企业不具备的,企业不可能真正做到教法到位,条件精全。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补充各类专门技术人才,需要对他们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不断培训,这是企业竞争与发展的根本。由企业提出人才培养需求的要求、目标、规范,由高校去具体实施,实现了校企合作的优势互补,互惠双赢。企业即可集中精力、财力、物力去谋求发展,又解决了人才需求上的后顾之忧,这是众多企业不断谋求与我们紧密合作的实质所在。

在校企合作中,我们经历的教学实习型合作,学工结合型合作和多元互融、互动、互惠型合作三个发展阶段。实质上,是一个渐进的、艰难的对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认识的提升过程,也是由“教学为本向以生为本”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理念上的转变。我们有信心在推进学校“三个试点”工作中,在实现学校新的历史时期伟大目标中做出新的贡献。

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坚持产学合作 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下一篇:宏图(ThinkBIG)项目的教育与实践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我们 | 管理指南 | 管理登录 黑ICP备1100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