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黑龙江工程学院>> 学校首页>> 媒体报道>>正文内容
《黑龙江日报》:立足龙江辐射全国打造新时代“工程师摇篮” 黑龙江工程学院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
  •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9日       来源:

承办全国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发展研讨会,为全国地方高校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新视角;承办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创造北斗导航应用技术领域研究与合作有利条件;《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荣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黑龙江工程学院成果频出。

作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我省共建高校,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坚持“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立足龙江,面向行业,辐射全国,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始终致力于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赢得了“工程师的摇篮”的美誉。近年来,学校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牵动,加强新工科研究与建设、深化学校转型发展,全面提升,打造办学特色,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先行者。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构建工程师培养体系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2018届学生宋嘉伟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大学期间,他与同学组队在省“龙建杯”测量技能大赛荣获立交桥设计制作大赛特等奖、施工放样专项一等奖等诸多奖项。求职季里,他凭借优异的成绩和综合实力在许多一本院校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功被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中交一航局一公司聘用。

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行业企业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同时推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以专业认证为引领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使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构建了以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弹性化的培养方案、开放式的培养过程、动态化的教学过程、标准化的质量监控为特征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构建了校企合作的“3+1”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需求核心、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建设了4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企业合作共建了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测绘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专业相继通过专业认证。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50%以上的毕业生都在龙江就业,成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技术力量,学校也赢得“工程师的摇篮”的美誉。

建立多种形式“双创”教育模式为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服务

黑龙江工程学院积极建立以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赛练互动、创新小组、科研团队、创业团队、典型企业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

经管学院杨家辉通过参加学校开设的《大学生组合式创业能力拓展》创业课程后选择在园区企业创业实践,参股成立了“郭小果”公司,并吸引了课程以外的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当初一同参加课程学习的同学就成立了5家大学生企业,园区企业为我们在校大学生提供了300多个实习岗位。‘学生+企业+学校’多方共赢的组合式创业实践链条让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业技能、职场经验得到提高,企业得到了优质的员工。”杨家辉谈到创业实践时满怀热情。

材料学院刘兆博、叶明同学以科技园为平台进行了组合式孵化创业实践,他们的《微纳米超双疏材料产业化项目》在黑龙江创新创业大赛夺冠,这是典型的大学生组合式创业的孵化模式。

组合式创业课程和组合式创业实践只是科技园服务体系的一部分。黑龙江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以地理信息、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文化创意、互联网+现代服务产业为产业发展方向,吸引、孵化和学校学科密切相关的科技企业。运营至今,科技园已孵化企业113家,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兼职实习岗位300多个。培训各类专兼职创业导师100余人。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0余项,大学生创办企业29家,以创业带动大学生就业100人。还创建了我省首家大学生创业心理服务中心,为创业大学生服务。

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适应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李林军,在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和讲授专业理论的同时,积极开展专业教学实践,牵头组建了黑龙江工程学院光电技术及应用创新科研团队,建设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并打造了教学团队,申请获批了光电子与激光技术国防特色学科。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课题,先后主持4项国家级、5项省部级、12项其他课题,发表SCI、EI和核心论文近40篇,申请获批发明专利15项,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学校坚持“工程化、博士化、国际化”建设方向,努力建设一支与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积极组织教师各级加各类培训,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访学研修,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社会实践,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例达56.2%。实施“双结构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企业兼职教师达到专业教师数量20%以上。

媒体链接:http://epaper.hljnews.cn/hljrb/20180615/36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