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黑龙江工程学院>> 宣传统战部>> 理论学习>> 学习交流>>正文内容
加强内涵建设 夯实人才成长基础
来源: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8日    点击数:

学校自2000年合校升本迄今,可以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取得优异成绩为标志,我们顺利地完成了专科到本科的转型发展;以各项试点为平台,学校唱出了一台不断发展的好戏,我们从过去的三项试点:黑龙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试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黑龙江省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及黑龙江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到现在的新三项试点:“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试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应用技术大学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战略研究试点,能成为试点单位既说明学校不断发展,又是对学校一种肯定,各项试点既体现着学校发展成绩、也承载着学校发展的未来。

从现实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了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面对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目标,面对构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多深层次矛盾要解决,可以说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就是内涵式发展,以“质量”为核心的高校内涵式发展。

对内涵式发展指的是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是立体式发展,体积越大,内涵式发展就越充分。如果用长宽高代表体积进行解读的话,内涵式发展可进行如下解读:

一、内涵式发展的“高度”:特色发展

特色就是高度,就是“山峰”。每类大学都可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关键是要有自己的“山头”。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在世界一流大学中,一提导师制,人们就会想到牛津大学;一提产学研结合,就会想到斯坦福大学;一提学分制,就会想到哈佛大学。在国内一流大学中,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成为清华师生治学与为人的追求,并一代代得以传承。大家熟知的竺可桢、周培源、钱三强、邓稼先、钱伟长、曹禺、钱钟书、费孝通、吴晗、周光召等、此外,马寅初、华罗庚、茅以升、钱学森、张光斗等是清华的进修生和资助生,美籍学者杨振宁、李政道是清华校友。在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没有特色就不会有有这么多英才!再说北京大学,不仅在教学指标上在全国高校中居于绝对优势,而且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也一直保有鲜明的特色。有人总结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有十大特色:如元培计划;本科生科研训练;通识教育课程等,就通识课而言北大通识教育课程特色鲜明,在全国高校独树一帜。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在于北大独特的多学科优势,文、理、医、工齐全且相互交叉促进,使得北大通识教育课程“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不断!具有鲜明的区别于传统工科院校的北大特色,另一方面,北大的通识教育课程数量较多、领域广,能够有效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北大各院系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超过300门,这一点也是其他高校所不能比拟的。这就是办学特色。

特色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人才培养特色、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由于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特色形成,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二、内涵式发展的“长度”:可持续发展

这里“长度”指的是时间。内涵式发展不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的发展,而是一种注重长远、面向未来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一是队伍的可持续,二是工作的前瞻性。人的因素始终是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既要关注学科带头人,还要格外关注青年队伍建设,大胆培养和起用中青年学术骨干,排除论资排辈的观念,加强学科梯队建设;要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评价机制,追求内涵式发展,就不能过于功利,只求眼前利益。

三、内涵式发展的“宽度”:协调发展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内涵式发展不是“点”和“线”的发展,而是“面”和“体”的发展。是“以点带面”从而形成“宽度”的发展。协调发展的另一层含义是:内涵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系统内各方面的关系,大家熟悉的“木桶理论”,讲的就是木桶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所以各方面只有协调得当,才能推动内涵式发展。

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学科间的协调发展、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发展与民生的协调发展。要将科研、经验和成果融入教学之中,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教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事业发展与改善民生是学校工作的两大方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的,需要统筹兼顾。

四、加强好内涵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内涵建设应做到“三全”,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其含义是:

“全员”指的是人人有责,内涵建设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事;“全方位”指的是内涵建设每个部门都有义务,每个部门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发挥作用;“全过程”指的是育人重点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个环节。

2,努力探寻特色,特色在于发现、在于挖掘、在于培养。要在深化改革中深入思考,在转型发展中寻找。

3,树立先进的教育“实践观”,每类大学都可以成为一流大学,多做事、少争论,在实践中突出特色有选择性发展,追求某些方面的先进、优势或走在前头或成为单项冠军。

4,树立持续观点,持续才能作为、持续才有未来。办学理念、教育观念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但我们的教育“实践”要持续改进)。

十几年的本科办学,我们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为今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对学校的未来,我们有信心也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学校明天会更好!

(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  郭树东)

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凝心聚力 以文化体系建设助推学校转型发展
?下一篇:加强大学功能和办学要素的内涵建设 全面完成三项试点工作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我们 | 管理指南 | 管理登录 黑ICP备1100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