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黑龙江工程学院>> 工程视界>> 文化讲坛>>正文内容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2日    点击数:

 黑龙江工程学院作为地方性工科院校,坚持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冶金等行业需求,确定了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学院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大力实施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推出了“五大体系、十项工程”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核心项目。学院参加了教育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在开展校内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试点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我们的做法归总如下。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定位

1.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产业不断升级,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黑龙江工程学院作为工科院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以及行业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学校办学实际条件,面向全国为交通、冶金、汽车、测绘、机电、建筑、市政、旅游等行业,培养适用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人才。为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我院对黑龙江省地矿、工业、企事业用人单位进行了摸底调研、论证与分析,形成了根据社会需求,具有工程应用型特色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如测绘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具备测量(包括地面测量、空间测量、海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编制、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该专业的学生主要掌握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城市与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量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测绘工程方面的基本技能。毕业后具有从事国家大地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与地籍图的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及变形监测,资源(土地、矿产、海洋等)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2.针对行业发展,调整专业培养方案

针对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省,我们咨询、调研了哈尔滨三大动力、长春一汽等大型国有企业以及交通冶金行业等企事业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针对调研情况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经过反复论证,学院加强了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合,整合后的培养方案,力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如汽车类车辆工程专业,这类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动手和操作能力强。为此,在修订该专业的培养方案时,我们也广泛结合了与我们长期合作的知名大企业日本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德国博世汽车产品有限公司、中德威帝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美国PTC工程软件有限公司及哈飞汽车有限公司、长春一汽等汽车企业发展状况和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按照培养方案适合工程,教学环境模拟工程,教学内容取材工程,人才培养融入工程的指导思想,进行理论教学   

内容优化,学科专业知识整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岗位工作技能,突出工学结合,强调固本强技。实施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点是以面向企业和工程一线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培养为一条主线;理论教学、能力培养、岗位技能、素质强化四个方面互相交叉,融合互动。并根据行业用人需求的变化,及时、灵活地调整,适时的与工程技术一线需要零距离对接,保持需求一致。

二、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1. 培养方案注重文理结合

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文理结合。我院学科涵盖了工、管、文、理、经、法六个门类,设有34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学院充分认识到一个训练有素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除了掌握必要的技术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懂得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基于此,学院立足行业发展,深入研究就业体系的需求变化及企业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例如,在工科类专业中,除了技术专业课外,还普遍以必修课及限定选修课的形式设置了一系列非技术类课程,比如企业经济学、法学、项目管理、安全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等,以达到拓宽学生知识范围,不断增加人才培养竞争力的目的。

学院在加强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的培养。针对如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车辆工程等理工类专业的学生,为提高此类专业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设置适合他们学习、学生要求学习的课程,如应用文写作、适用交际礼仪等系列公共选修课课程;同时培养方案规定理工类学生选修课程必须覆盖一定数量的人文选修课;非理工类学生首先选修自然科学类课程。另外,学院通过增加选修课程学时的比例及增加开设创新教育、交叉学科选修课程门类等系列途径,扩大学生选课范围,鼓励、要求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通过对培养方案扎实有效的实施,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为工科院校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注重文理结合,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对学生成人、成才、创新、创业精神的涵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提高。

    2. 培养方案突出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我院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从片面追求理论系统性、完整性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把过去以注重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专业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适当压缩理论课课时,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两个结合、三个层次和四年不断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两个结合”就是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与校外实践教学资源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三个层次”就是通识教育实践、专业教育实践和综合教育实践有机衔接;“四年不断线”就是从大一到大四,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学习和综合训练。

学院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行了“三开放教学”:实验教学课程和项目开放、实验场地设备开放和实验时间开放;减少验证式实验,增加并鼓励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放。各系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建立多种实践训练模式,如土木工程系建立“四层次训练模式”;汽车工程系通过实施“零距离工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学生的实践技能普遍提高;机电工程系根据应用型机械类专业的特点,构建了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的“1335”实践教学体系。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毕业生受到了企业欢迎,就业率逐年提高。

3. 培养方案突出工程文化教育

先进的理念是优化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先导。我院多年来始终倡导并逐步强化“工程文化教育”理念,


 

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上不只满足于实践性强的特点,更加强调培养学生深厚的工程文化修养。学院通过在专业课中增加相关工程背景的内容,例如在土木工程等系列专业课程中增加开设工程哲学、工程伦理、工程生态、工程美学等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工程文化的理念;在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中,突出案例、实例教学,让学生通过项目跟踪实践,了解工程从可研论证、施工管理、验收评价、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等实地研究学习,强化养成教育,培养工程文化素质;在校内外建立测绘工程文化教育基地、汽车工程文化教育基地、道桥文化教育基地以及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等方式,展现专业发展、技术进步、业绩积累、精神传承的历史过程,营造工程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

三、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使产学研结合落到实处

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是工程实践。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实现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走产学合作、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之路,不断创新合作机制,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才能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多年来,我院与黑龙江省测绘局、黑龙江省龙建路桥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等省内外124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合作关系,把学生生产实习与承担生产单位的生产任务相结合,使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选题大部分来自生产实际问题和教师科研项目,实现了培养过程和工程实际的对接。通过产学研结合使学生参与工程,完成生产任务与科研任务,在实践中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将能力内化为素质,在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与成长。另外,学院通过与企业合作,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主动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同时,邀请企业经理、总工程师层次的人员来校当兼职教授,一方面把工程实例、工程精神带到校园,另一方面,邀请他们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使培养的人才更接近工程实际。目前,学院已与多家企业合作订单培养人才,形成了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之间的良性循环。

我院与国际大公司共建实验室、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学院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全国本科高校中两个丰田汽车维修培训中心(T—TEP)之一。丰田公司每年无偿提供上百万元的教学设备以及先进的技术资料并接受教师到丰田公司驻中国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使汽车工程系的专业教学始终跟踪世界先进水平。与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工程设备制造领域世界排名第一的跨国企业卡特彼勒公司的代理商威斯特(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威斯特工程机械技术培训中心;2006年与卡特彼勒和威斯特三方签订了联合培养人才的“宏图项目”,这是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在中国高校建立的第一个人才培养基地。该项目凭借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教学,以及在卡特彼勒全球机构实习所带来的实践经验和卡特彼勒所设置的独立实习课程,使学生高度适应市场要求。与美国甲骨文公司签署了Oracle Academy大学教育合作项目,成为该项目在黑龙江省的培训基地。学院还与瑞士徕卡公司签订了合作共建实验室的协议,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正在合作实施“大学计划”。与美国PTC(参数技术)公司签署了大学计划合作项目,选用PTC公司工程计算软件Mathcad作为电子工程、土木工程,数学等学科专业的教学软件平台,使学生在校实习期间能够运用先进的软件,较早地融入到工作环境中。


 

由于我院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强、团结协作能力好、工程素养较高,因而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

四、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竞争力,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我院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办学实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1.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拓宽

为适应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院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及整改工作为契机,加大对教学条件的投入,每年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在1 000万元以上,学院近年来,新增教学仪器设备9 000万元。目前学院已建成各类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126个,建成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黑龙江省

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校企合作工程中心4个。建立了覆盖所有专业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9个。

通过这些实验室、实习实训及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缩短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以及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学院把强化实践教学作为构建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着力点,实行了“三开放教学”。学生利用实验室开放的有利条件,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在全国和全省“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得好成绩。三年来,学生积极参加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160名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和实验室建设项目;116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399名学生在全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全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15个团队和15人次获省级以上表彰。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企业和社会的高度赞赏。

3.学院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近年来,我院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我院通过对黑龙江省龙建路桥公司、中铁十三局、黑龙江省测绘局、日本丰田公司、长春一汽等我院毕业生分布广的单位对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表明,企事业单位普遍认为我院的毕业生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强,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工作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强,适应工作角色快。测绘工程系等系培养的毕业生90%以上工作在生产第一线,该系毕业生吴文会、刘秀峰、吴学峰等参加了南极科学考察,完成了长城站、中山站的基础测绘、建站测量、环境监测和测绘科学考察任务;张贵庭、赵建培等完成鸟巢体育场、五棵松体育场馆的钢结构安装测量工作,获得工程质量金奖;薛贵东等参加2005年珠峰高度重测活动,完成了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GPS高程测量等任务。他们都是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多年来奋战在交通、冶金等行业,工作在生产建设一线,充分展示了学院人才培养与市场行业需求的良性循环效应。为此,社会各界对学院的人才培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院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黑龙江日报》等报纸和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等媒体上共报道300余次,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为学院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本文系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应用型本科院校“十一五”国家课题:“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管天球. 地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16).

[2]黄烈.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14).

[3]吴宗元. 试析工程文化教育[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4).   

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素质拓展培养体系
?下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工程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我们 | 管理指南 | 管理登录 黑ICP备1100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