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黑龙江工程学院>> 工程视界>> 文化讲坛>>正文内容
育人?工程?文化
——谈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7日    点击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突出强调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高等教育要更新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实施质量兴校战略,强化工程育人的功能。

一、育人——人才培养的根本

教育活动的本义在于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本质要求在于“育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自觉地把培养人作为根本目的。育人为本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大学是人才与知识的集聚之地,是学术和文化的孕育场所,是彰显科学与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源头。大学肩负着培养经济社会建设者的重要任务,一切工作都应该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是两类最主要的主体,而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培养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大学的根本。

二、质量——人才培养的核心

要达到育人的目的,其核心是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学生应该具有运用知识、技术、技能进行创业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首先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高尚的品德比任何外在的资本都更为重要,对于工程技术人员,在做事时不但要回答“会不会做”(能否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合理地解决问题),更要回答“该不该做”(是否经济划算、是否符合政策法规、社会公德、文化传统等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以“做人”来统帅“做事”。因此,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坚信“要做事,先做人”的理念,为我们的学生建立一个“精神银行”,让他们不断地在其中存储各种精神“存款”,使其具有生存的技能、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贡献社会的同时能够获得自身的幸福。

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工程应用型人才应当掌握两方面的知识:一是工程技术类专业知识,二是非工程技术类跨学科知识。具体包括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科技方法、科技写作等方面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相邻学科相关知识,主要有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知识。

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是工程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核心。除具有突出的工程能力外,还应加强生活能力、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培养。

综上,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始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形成素质为目的,培养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宏阔多元的认识视域、清明淡定的人生涵养,提供给他们理性道德的体验情境以及筑牢立足社会的专业基础。

教师如何将素质、知识、能力落实到具体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愉快地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潜移默化地把学生带入人类的精神文化领域,使其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独立思维能力、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教师要真正发挥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在传道授业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进而将学生知识学习、做人学习和思维方式的学习有机结合,实现教育的全人化。教师要以生为本,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思考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使得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师要改革教学方式手段。课堂教学是长期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切实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模式,提倡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和基于项目、基于案例、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同时,加强实习与实践环节,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践,理解创造知识的过程,激发灵感、引发兴趣,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此外,还应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素养得到实际的锻炼和提高。

三、文化——人才培养的灵魂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一个“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文化深层次的核心内涵指的是一种人们有关世界和人类的基本思想体系,其核心是文化精神和使命的确立,其灵魂是一种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它是建立在对事物的本质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所以,从本质上说,在当代,大学应当全面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育人和文化引领的重大文化使命,而文化育人是大学应当承担的永恒的第一文化使命。在大学里要将“育人为本”的思想形成“文化”,让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为学校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教育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人才培养环境建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育人归根结底要落在文化建设上。

文化就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例如,在数学教学中用数学文化培养人的思维。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是一种最优的思维模式,数学强调变化,强调演绎与归纳的方法,这与我们思考和处理现实生活问题的思维过程不谋而合。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正是经历了将问题复杂化的演绎过程和将问题简单化的归纳过程,而这一放一收的逻辑思维过程则可以通过数学学习进行培养和训练,进而形成很好的逻辑性的生活方式。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文化育人为根本,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文化建设为途径构建了文化育人平台。其主要内容是: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工程文化教育课程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工程文化研究,塑造具有工程文化内涵的大学精神;加强工程文化设施建设,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强化实践环节,与企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开展高质量工程文化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工程文化意识。通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形成具有鲜明工程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以工程文化为内涵的大学精神,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境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但只要牢牢把握“育人为本”的原则,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素质、知识、能力为出发点,营造全方位立体式工程文化氛围,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根、文化为魂”的三位一体培养理念,定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工程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工业强大的基石
?下一篇:基于工程文化视角谈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培养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我们 | 管理指南 | 管理登录 黑ICP备1100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