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黑龙江工程学院>>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栏目>> 基本信息>>正文内容
五届一次教代会工作报告
——在学校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暨第五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
来源:党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4日    点击数: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四届一次教代会暨第四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以来主要工作回顾

五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成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治校办学层次实现新的跃升

(一)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突破。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推进“三全”育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多元协同育人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召开首届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2025》。积极开展学校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论证,明确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获18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获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02项,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项、省教材建设奖3项。积极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工程坊、工作室、商业环境模拟等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模式。获批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0余项,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奖300余项。近900个团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国家级奖5项、省级奖109项。教务处荣获“黑龙江省2021年度榜样教务处”荣誉称号。招生规模稳中有升、生源质量持续提高,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省属本科院校前列,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一重两强三融合”本科教学特色、产教融合育人特色、工程文化育人特色不断彰显。

(二)学科专业建设涌现新成果。注重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以高水平学科支撑学位点建设、引领专业发展。获批资源与环境、交通运输、艺术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批动力、光学、计算机3个国防特色学科。推动交通运输工程等10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建设。积极开展“双碳”学科专业论证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探索学科交叉专业集群化发展路径。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持续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7“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全部通过专业认证。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增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工科专业,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招生专业(含大类招生专业)控制在45个,规划建设了智能交通等6个特色应用型专业群,促进了专业链与区域产业链有效对接。

(三)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获得新提高。坚持创新引领,稳步推进“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培育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青年科学基金计划”“国家基金培育专项计划”。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2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2项、省部级项目83项、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人才培养项目2项,科研经费累计3.4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30项、厅局级科技奖119项、优秀艺术科研成果奖88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693篇。授权专利730项。新增5个省级科研平台。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部共建取得新进展,军工产品研制生产“三证”齐全。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学校三刊影响力逐步提高,《测绘工程》综合影响因子位居行业期刊前列,《交通科技与经济》被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为A级核心期刊。

(四)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健全教师发展体系。坚持“工程化、博士化、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方向,不断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比达到25.8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达到53.03%。选派29名中青年教师到海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访学,选派60余名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深入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出台《新教师“过五关”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9名教师在黑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支持2个校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评选(培育)二级学院职工创新工作室16个。学校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级教学名师、省劳动模范、龙江工匠等一批先优代表。“光学工程”学科团队入选省领军人才梯队。

(五)学生成才服务能力获得新提升。加强大学生思想价值引领,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教学,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建党百年为契机,开展“青春告白祖国”系列活动,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推动教风学风考风“三风建设联动”,以教风带学风、以考风促学风。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科技创新、文化艺术、阳光体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校园文化活动,厚植家国情怀、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织梦”“筑梦井冈”团队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日新知行社获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称号。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实现了精准资助、精准育人。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每年新生心理健康普测率均达100%坚持和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召开了第三、四、五次学生代表大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六)开放办学水平迈出新步伐。坚持合作共赢,不断拓展办学渠道,提高开放办学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成立产教融合研究院,大力推进9个行业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内涵建设。与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和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0余家相关企事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校地校企合作迈上新台阶。坚持科教融合,获批哈尔滨市“雏鹰计划”科技企业培育专项51项。坚持军民融合,与航天恒星、航天神舟、哈一机等军工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合作研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4个、中外合作硕士学位衔接项目1个,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300余名学生通过交流项目丰富海外学习经历,近60人次教师赴境外交流学习。成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员单位。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领域,与白俄罗斯国际科技合作中心共建了磁性功能材料技术合作中心。实行互联网+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825人。

(七)育人环境达到新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师生冷暖摆在突出位置,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做成师生的安心暖心舒心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师生疫苗接种率位列全省高校前列。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筹措3.2亿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明德楼、至善楼相继投入使用,大学生公寓楼(含发展服务中心)项目启动建设。持续优化育人环境,稳步推进后勤整改,累计投入近6000万元完成78项整改任务,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加。新建12间智慧教室,组建了共享基础实验中心,办学条件持续改进。优化数字资源结构,图书馆馆藏资源不断丰富,满足师生文献信息需求。推进信息化建设。全方位构建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升学校安全整体预控能力。倡导绿色低碳,创建节约节能型校园,获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学校晋升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行列。坚持教职工年度健康体检制度,组织优秀职工参加冬季夏季疗休养。创办素质提升午间课堂,大力推进“职工之家”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切实提升教职工幸福感和获得感。校工会获省“创新职工之家”50强。

(八)内部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定期沟通机制。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初步形成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完成机构设置改革、校属企业体制改革和所属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抢抓财政化债政策机遇,集中财力提前偿还金融机构债务1.35亿元,有效降低了债务风险;校园e码通投入使用,提高了服务师生水平。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投入运行,增强了资产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内控机制不断完善。认真做好保密、普法和信访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工会、共青团和学生会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交出一份高质量履职答卷。这份答卷,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精心指导,得益于学校历届党政领导班子的接续奋斗和全校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的奋发有为,得益于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我们必须担起的历史使命。学校也进入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新阶段,面对新发展格局和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精准把握高等教育新形势,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学校未来发展必须面临以及亟待解决的难题,主要是:办学思想还不够解放,发展活力还未完全释放;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匮乏,高层次人才的稳定和引进面临较大压力;科技创新对龙江产业的支撑作用还不够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还不够强;办学空间不足,民生福祉还需进一步改善等等。未来,需要我们全校上下坚定信心、积极作为,不断推进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二、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是学校开启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新征程的关键一年,也是学校建校70周年。今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定不移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目标迈进。

今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扎实推进思政工作改革创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台账式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构建一体化思政工作体系。制定《黑龙江工程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把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压实到教育管理服务一线,形成育人合力。注重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节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挖掘校训“明德求真”中“德”的思政元素。

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落实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一校一策”思政课品牌,不断提升思政课质量。落实校院领导听思政课、讲思政课制度和校领导联系思政课教师(教研室)制度。统筹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和学科思政建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落实《黑龙江工程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推进黑龙江工程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

深入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扎实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2025。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修订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不少于8门,建设高质量教材不少于10部。做好教学成果奖的培育、评选和推荐工作,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不少于3项,工程文化育人特色成果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积极探索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创新应用,渐进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构建高水平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扎实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贯彻落实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黑龙江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与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制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发布《黑龙江工程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件汇编(2022年版)》。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加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选聘校内导师和行业产业导师,开展常态化导师培训。建立健全研究生招生及指标分配机制,做好2023年研究生招生工作。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以“互联网+”“挑战杯”大赛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大创项目与学科竞赛联动机制,建立学科竞赛品牌项目清单,实施“一学院一精品、一专业一品牌”学科竞赛计划。整合校内外双创资源,建设“互联网+”智慧众创空间,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强化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探索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健全完善“教育引领、管理保障、服务培育”的学风建设体系。推进学工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一站式大学生心理服务站,建设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细化学生安全信息“闭环”反馈机制。做好学生参军入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及学生公寓管理服务等工作。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彻“五育”并举,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及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深化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改革,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开精开好艺术类课程,营造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建设一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专业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增强学生劳动意识与素养。

进一步做好招生就业工作。落实“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发挥毕业生就业状况对招生、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信息反馈和引导约束作用,动态调整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稳步推进高本贯通工作,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益。总体就业率保持在省属本科院校前列、本省就业率达到30%

(二)坚持协同发展,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实施优势特色学科提升计划。建立分层分类的学科建设体系,引领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实现升级进位。全力推进动力、光学、计算机三个国防特色学科的内涵建设;聚焦省“双一流”二期建设任务,做好“寒区绿色低碳交通技术”特色学科建设方案的论证、编制与实施工作。开展“十四五”学校重点学科遴选工作,选树一批重点学科、一批学科支撑平台、一批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实施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与培育计划。以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专项评估指标体系为参照,出台《黑龙江工程学院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方案》,强化资源与环境、交通运输、艺术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以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为遵循,以优势特色学科为载体,适时启动硕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工作,为实现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长奠定基础。

实施一流专业建设计划。落实《黑龙江工程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构建国家、省、校三级本科专业建设体系,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不少于5个,发挥一流专业的标杆作用,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出台《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方法(试行)》,增设文理、理工等交叉融合的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促进学校办学规模、质量、效益均衡发展。持续做好工程教育认证状态保持与持续改进工作。持续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内涵建设,进一步推动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发挥优势特色专业集群效应,重点打造智能交通、数字城乡建设两个专业集群。

构建以目标责任管理与绩效考核为抓手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基于应用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工程,对标对表专业学位评估标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行业标准,从本科人才培育、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国际交流合作及社会声誉六个维度建立二级学院(部)关键业绩考核指标,确立学院(部)在目标责任管理与绩效考核中的主体地位,分类考核二级学院(部)学科专业建设成效。

(三)坚持人才强校,推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始终坚持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落实学校《师德师风考核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加强对人才的思想引领、政治吸纳和安全保护。进一步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夯实二级学院(部)师德建设主体责任。优化师德教育培训体系和师德表彰激励体系,激励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开展第38个教师节庆祝活动。

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亟需人才、培育未来人才”的工作思路,实施“工程学者”人才支持计划和领军人才梯队培育计划,切实发挥高端人才队伍的引领作用。注重把人才引进与学科创新团队建设相结合,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牵引,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发挥二级学院(部)师资队伍建设的主体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加大青年人才培育力度,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落实学校《新教师“过五关”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持续提升教师发展能力。实施教学名师引航计划,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助力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不断扩充学校教学名师储备人才。建实建强教师发展中心,夯实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构建多类型多层次教学竞赛体系,获高层次教学竞赛奖励10项以上。健全完善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素质培训与考核机制,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国家和黑龙江省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等文件精神,出台《黑龙江工程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标准》和相关配套文件。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分类分层设置评价指标,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建立特殊人才职务晋升绿色通道支持举措。

(四)坚持需求导向,找准科研工作的发力点

主动服务区域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聚焦智慧交通、地理信息、智能建筑、数字经济、互联网+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发挥学校交通、测绘等学科优势,深挖经济管理、人文艺术等学科潜力。主动对接区域行业企业需求,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进步的能力和水平,支撑行业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有组织的科研体系建设。以学科建设为牵动,凝练研究方向,完善“团队、平台、项目、成果、服务、贡献”六位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准确把握交通强国战略需求和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转型发展需求,大力推进现代交通技术研究计划和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研究计划。深入实施军民融合技术研究计划,大力拓展军工项目,谋划科研新增长点。坚持目标导向,做大科研体量,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20项,年度科研与社会服务项目到账经费达到5000万元。

深化科研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以国防特色学科、学位授权点支撑学科和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为载体,组建跨学科、跨部门创新团队,在资源配置、科研管理、人员配备等方面支持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强化科研创新团队和科研平台的协同促进机制,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培育科研团队,提升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实际运行水平。与军工企业联合申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力争学校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军工重点实验室实现新突破。稳步提升三刊办刊质量,《交通科技与经济》力争入选公路运输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培育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发表高质量科技期刊论文20篇以上,获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做好省部级科技奖以及各类行业学会科技奖的培育申报工作,力争获省部级科技成果2-3项。找准自身在“研发-创业-孵化-产业化”链条中的位置,借助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台优势,探索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以服务求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经费达到100万元。

(五)坚持跨界融合,不断提升开放办学水平

创新产教融合平台载体。统筹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健全校政企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深化龙建路桥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统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与运维技术、智慧城市、龙江地理信息、人工智能、数智商科等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打造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双创”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制定《黑龙江工程学院与省公路勘察设计院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和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资源与环境、交通运输、艺术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完善校友资源共享机制。70周年校庆为契机,实施龙江工程校友凝聚计划,完善校友资源共享、互助服务的长效机制,拓展校友捐赠及共建共享项目。落实服务龙江招商引资助力行动,持续推进“校友企业联盟”发展,与道外区联合推动校友企业家项目招商工作取得成效。改革创新校友服务方式,开展校友终身性服务,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校友项目、具有凝聚力的校友品牌和具有感染力的校友文化。

深化继续教育改革创新。制定《黑龙江工程学院继续教育社会服务工作绩效分配办法》,鼓励各二级单位依法依规开展继续教育社会服务。面向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城乡建设等行业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利用学校行业、师资、教学资源优势,发挥二级学院(部)主体办学力量,多层次、多形式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增强继续教育培训能力,力争年度收入突破500万元。

不断深化国(境)外交流合作。深化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内涵建设,完成中芬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合作办学项目教育部评估工作。抢抓政策契机,积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渠道,争取获批新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积极引进海内外高水平人才。不断深化与白俄罗斯等国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加大磁性功能材料技术联合攻关力度。拓展与港澳台教育机构交流合作的途径和空间,推动姊妹学校建设。

(六)坚持开源节流,切实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做好开源节流工作。聚焦人事、财务、资产、后勤管理等关键部位,找准开源节流发力点,制定《黑龙江工程学院增收节支实施方案》《黑龙江工程学院创收经费管理办法》,拓展筹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年度增收不低于2000万元。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倡导低碳环保办公,推行“无纸化”办公,建设节约型校园。

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建立健全资产共享共用和调剂机制,强化资产配置、使用与处置的统筹管理。合理配置优质实验资源,推进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合作共享及对外有偿服务。健全招标采购制度,保障学校招标与政府采购有序运行。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积极探索学校与运营商或金融机构的合作路径,推进校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智慧校园一体化服务大厅建设。推进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智慧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加快智慧图书馆建设,探索在线学习和图书馆文献资源调阅应用的融合模式。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加快民生工程建设。统筹推进与道外区合作拓展办学空间,盘活松北校区教学实践场地。积极推进大学生公寓楼(含发展服务中心)建设,完成文管楼学生公寓改造。持续推进高校后勤整改项目,改善学生学习生活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学生幸福度和满意度。

(七)坚持底线思维,持续发力筑牢安全防线

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深入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及属地有关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完善疫情防控预案,细化疫情防控措施,健全完善疫情防控体系,做好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防疫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舆情管控等工作,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师生防疫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安全、身体健康。

持续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优化预警预防、综合研判、应急处置、责任追究等维稳工作机制,压实校属各单位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以政治安全为重点,落实重点人、重点事、重要节点、重要阵地全方位管理。做好信访工作,及时化解矛盾,解决师生诉求。推进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加强师生国家安全教育。持续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巩固平安校园建设成果。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校园交通、消防、食品、在建工程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稳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落实国家保密工作要求,开展保密安全工作培训及宣传教育,做好保密归口管理。

(八)坚持依法治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发布实施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修订《黑龙江工程学院章程》,健全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二级单位议事规则等,完善以学校《章程》为统领的规章制度体系。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教书育人使命引领教师评价改革,围绕打造良好学术生态环境推进学术评价改革,聚焦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落实学生评价改革,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要求的改革方案与配套制度。做好校级层面规章制度的“废留改立”工作。

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建设。深化学术治理改革,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尊重学术自由、健全学术规范。着力提升学科治理效能,深化行政管理外部推动与学科专业内生发展双轮驱动的学科专业建设责任体系建设,加强以学位点评估和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建设资源分配绩效评价机制。完善各部门年度工作考核体系,建立与相关考核评价机制的有效衔接。强化学校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和集中统筹能力,整合资源推进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学校在总量控制前提下,动态管理机构编制资源,实现机构编制资源效益最大化。适度调整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提高管理效能。设立专责机构,履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职能;整合机构,优化国际化教育管理模式,加快推进国际化办学;理顺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打破“双创”教育“九龙治水”局面,统筹协调全校“双创”教育。

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有效推进“放管服”改革,制定《黑龙江工程学院二级学院(部)目标责任管理与绩效考核办法(暂行)》,确立二级学院(部)的办学主体地位,发挥绩效考核和分配的激励作用。健全以“岗位设置为前提、岗位聘用为基础、业绩考核为核心”的岗位管理体系,推进学校“三定”工作。开展新一轮聘用考核管理工作,建立以能力水平和业绩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健全完善绩效分配激励机制,切实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提升财务治理能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继续推进后勤改革,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2022年是学校建设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全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让我们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要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努力构建跨界融合发展新格局,着力形成提质增效新机制,积极探索改革破局新方法,奋力开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

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校级领导班子简介及分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我们 | 管理指南 | 管理登录 黑ICP备1100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