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黑龙江工程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思政教育>>正文内容
一周悦读(第六十期)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1日    点击数:

《准则》《条例》呈现三大特点 着力增强党的自净能力

公方彬

 

中国共产党拥有牢固的执政地位和坚强的执政能力,与其政治上的先进性分不开,这也是加强党的建设应反复强调的。与此同时,必须清醒认识的是,共产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不断修正自我,才能保证政治上先进。怎样才能满足要求?笔者认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制度保障是关键。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在党内法规体系中位阶比较高,仅次于党章”的《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正是这方面的最新努力,《准则》和《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保障,笔者认为,这两项党内制度,有三方面的特点值得关注。

第一,信仰信念作为核心问题突出出来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特点,也是与西方政党差异最大的地方,是政治属性或者政治信仰不同。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求其成员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信念,这也是《准则》在总结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时连续提了10个“主义”:“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的原因所在。

《准则》和《条例》把“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作为突破口,旨在促进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在两个文件中的地位十分突出。比如,与1980年版的《准则》相比,本次颁布的《准则》有一个重要变化,前者目录第一条是“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这一次是“坚定理想信念”,这个变化是需要党的成员特别关注和深思。

第二,坚持问题导向,着力于关键点上突破

《准则》和《条例》点明当前存在的问题时,直接而又犀利。比如,其中点出了态度暧昧、明哲保身、当老好人、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甚至还有“野心家、阴谋家”等现象。怎样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准则》和《条例》内含几个关键点或逻辑关系。

强调制度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要把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好,要有效化解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危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完善规范、健全制度,扎紧制度的笼子,既使已经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更加深入有效地解决,又有效防范新的矛盾和问题滋生蔓延、有效防范已经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反弹复发”;并且着力探索制度设计上的突破口,“围绕责任设计制度,围绕制度构建体系”,把制度建设聚焦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强调了“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制度,推动解决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和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覆盖不到位、责任不明晰、执行不力等问题。”尤其挑明“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党内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

抓住“关键少数”设制度。《准则》和《条例》把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制度规定”,其中最显著的是中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比如,在《条例》中单设“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一章,这显然“是对现行条例的突破”,把《条例》的意义、作用和价值大大推进。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准则稿、条例稿都强调以高级干部为重点,主要考虑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而抓好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组成人员是关键。把这部分人抓好了,能够在全党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办了。因此,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必须首先从这部分人抓起。”

第三,把改善政治生态增强党的自净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准则》、《条例》厘清了许多关系,包括党内的同志关系、上下级关系、政治关系、组织关系。规范了处事原则和方式,比如不给领导人祝寿,等等。所有关系和处事原则方式的厘定,根本在于规范权力运行,避免滥权和寻租。这一点与不久前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结合起来认识,印象会更加深刻。

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导致纪律松弛的原因,不是制度缺失,而是缺少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所以,《准则》和《条例》着力于优化政治生态,这其实与两部法规性文件的特点相吻合。虽然其中的所有条文都具有刚性,但主要不是量化标准,而是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其实也是在突出和强调,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政党,最重要的还是成员的自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本文作者系国防大学教授)

 

 

 

创新是大学不变的风景

张楠

 

大学路上,相比改善硬件条件,理念革新更有助于教育驶入快车道,同时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各方面创新人才。

“与优秀的人同行”,是不少人提升自我的方法,也激励人努力通过教育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教育如何让人更优秀,高等教育如何真正培养人、塑造人,是久论不衰的话题。最近,读吴军博士的《大学之路》,仿佛和作者同行,展开了一次英美名校的深度游,打开了理解大学教育的另一扇窗。

从上一页翻到下一页只是几秒,但内容跨越了历史的纵深。《大学之路》就英美的教育理念、英美名校的特色及差异、中美之间的教育差异等话题,展开了宏观与细节兼备的论述。读罢此书,追溯时空的脉动,跟随文字重走大学之路后发现,没有哪所大学专门为创新而生,没有哪名学生一开始便有明确的创新目标,然而,创新却是大学路上不变的风景。

每所大学都走过了独特的发展之路,这和所在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其中的结合点便是创新。比如,哈佛大学直到19世纪中期,还是教会学校,查尔斯·艾略特在1869年任校长后决定创新大学教育模式,把过去以教为主改为以学为主。如今,哈佛大学为6000名左右的本科生开设了6000门左右的课程,想学的东西基本上实现全覆盖。教育理念的颠覆性突破和创新,让学生更充分地自由选择,也提供了在擅长学科内施展才能的机会。大学路上,相比改善硬件条件,理念革新更有助于教育驶入快车道,同时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各方面创新人才,而后者是开拓性的、彻底的变革。

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创新而立,但是今天的创新几乎离不开大学。有人说,创新集中体现在新技术的产生,改变世界,创造财富。作为科学研究中心、人类思想智库,大学的创新远不止产生新技术,而是创造新知识,哪怕起初看起来无用的知识。近一个世纪前,著名学者陈寅恪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大学树立了通往创新之路的学术精神和价值取向。剑桥大学“此地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的校训,洪堡大学倡导“让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还要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索的习惯”,麻省理工学院象征“动手与动脑,行动与思考,两相并举的教育理念”的校徽,都诠释着大学与创新的深层次关联。或许,如何不断培养创新领军人才的问题,也能在此找到答案。

大学之路上有创新为伴,个人才更为完整。人生的马拉松很长,大学作为人生旅途中重要一站,不培养一点创新精神,如何能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求知途中,常常埋下问题、浮起追问,其中有些疑惑会常伴随,促使人去探寻;有些问题刚刚萌生,或许匪夷所思,保持固有的好奇和热爱也是创新的内生动力。书中提及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很爱捣鼓,想法经常天马行空,不拘陈规、拥抱开放、勇往直前不惧风险,就是为了永无止境的创新。很多“创客”从这里走出,谷歌等改变世界的公司由此诞生,“硅谷的摇篮”名不虚传。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创新于大学教育、于求知个体而言也是无止境的追寻。大学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更要以实际行动担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厚植创新的理念,把创新意识落细落实在行动中,大学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本文作者系教育部人事司干部)

 

 

 

 

《互联网时代的国家治理》

 

作  者:金江军  郭英楼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简  介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金江军长期从事信息化等研究,承担了许多党政部门委托的规划编制和政策法规研究课题。中央党校信息中心郭英楼长期从事远程教学、电子党务等研究和管理工作。他们从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就开始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开展实地调查研究,与中央党校学员们进行互动交流,编写了《互联网时代的国家治理》,为党政领导干部学习“互联网+”提供了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本书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用政策说话,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解读了《国务院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又论述了“互联网+”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党务”、互联网治理等,值得广大领导干部和一切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参阅。

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一周悦读(第五十七期)
?下一篇:一周悦读(第六十二期)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我们 | 管理指南 | 管理登录 黑ICP备1100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