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黑龙江工程学院>> 工程视界>> 品位工程>>正文内容
【征文】品位的源头——从读书与教育看品位
来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5日    点击数:

邓小平曾经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当中国总量GDP已位居世界第二,解决了物质的贫乏后,中国人的道德素质、精神素养并没有与时俱进,精神空虚、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等社会现象的出现印证了这一点,显而易见,这些都不是有品位的事。管子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当我们再一次回味“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这句话的意义时,我们可以说没有精神,就没有“定准”,没有传统,就失去了“本根”。人们都喜欢有品位,追求品位,更愿意被人称作“有品位”,可是,真正的品位是什么,怎样才会有品位却是尚待破解的问题。

英国的塞缪尔·斯迈尔斯在《品格的力量》一书中谈到“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这段话其实就揭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承。真正的品格力量,当来自于我们的内心世界,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古人讲“腹有诗书气自华”,若要有非凡的品位,当来源于文化的魅力熏习,从书籍中找寻力量。

谈到文化的熏习,我们必须要找寻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本在哪里?毋庸置疑,那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憾的是,当中国新成长的一代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漠视、甚至忘记的时候,我们却看到在西方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大行其道,大放光彩。2010年,中国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总部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300多个孔子课堂。此外,还有50多个国家的260多个机构提出申请。当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述过“治大国若亨小鲜”,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谈到中美关系时使用 “温故而知新”时,我们不禁汗颜,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还能否够坚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下,培养出的是只会读书解题的 “高材生”,同时却是不会为人处事的“低EQ人”,中国需要读书人,更需要做事者,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读死书和死读书都不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尤其是高等教育,它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还是让教育回归到人本位吧!大学的职能是引导人向善、择善、止于至善,使大学生通过“修身”来实现“齐家”、继而能够“治国”、最后实现“平天下”的目标,所以应当培养大学生积极树立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谈到品位,不能回避的是读书和教育这两个问题。

一、品位与读书

“至乐莫如读书”。人生的最大乐趣莫过于读书。孔子所教的德行科第一名颜回就是这样的典型。他坚守的是一种贫穷的快乐,“一单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回却不改其乐,他的乐在于学习和乐道。我们都知道,读书不仅拓宽了人的知识面,而且也提升了人的品味,赋予人知识的力量。古人读书,可以凿壁借光,以至于头悬梁,锥刺骨,“学而优则仕”,再“仕而优则学”。范仲淹通过读书立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激励了多少人努力读书,报效国家。可是,在市场经济涌动下,当前中国人更愿意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升职记”、“营销三十六计”、“商战孙子兵法”,受人追捧,功利的阅读,已经背离了阅读本身的含义。人可以没有光鲜的外表,但决不可无好书相伴。正所谓:非圣书,摒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在这个浮躁的世界,读书可以为我们创设一种宁静的境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的《诫子书》道出了人生的境界,“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中如是说。当然,若要从读书中真正收获快乐,就要读好书,并能做到解行相应,知行合一。读书要贵在恒久,“工夫到,滞塞通”,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不能急功近利,正如做人、做学问亦如此。

二、品位与教育

我们古圣先贤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蕴含了多么丰富的内涵。“教”=“孝”+“文”, 即孝在前,文在后,其实就在告诉我们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懂得孝道,教育的起点是先尽孝道,“百善孝为先”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孝经·开宗明义》有说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论语》提出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观点,它们都揭示了“孝”是教育的基本,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行为准则,方可以去学习其他知识。《论语.学而篇》中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有余力,则以学文。”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而学文是在具备了以上六种行为之后,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方可去做的事情。而当前我们家庭乃至社会将教育的顺序颠倒了,学文为主,知识为先,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缺德、少德、甚至无德。“德者,事业之基也,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唯有有德者,方能成就大事,成大事者必以德为根基。正所谓“做人不成功者,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者,不成功是暂时的。”一个人只有通过修身养性,具备了六种德行之后,方能算作符合做人的标准了,然后才能去学习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教育重在育人,德育为先,这是从古至今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的教育目标,在2007年教师节前夕召开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已经充分说明,中国领导人已经开始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

众所知周,人类在最初的蒙昧时代,以最原始的方式改变世界到如今以一种进步的方式顺应世界,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野蛮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这是力量使然。这种力量来自于人类对于我们所处的生存空间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又根源于我们的大学教育理念的转变。我国大学正处在试图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状,把对于学生实施的教育从根本上改变的阶段。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课程中的比重,在大学生中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学习、践行传统文化,使学生成为有品位的人,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一个真正有品位的人,他的魅力彰显出他的文化,而这种文化的根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塑造人,武装人,鼓舞人,方能使大学生成为有品位的人。因为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实现的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本质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人文关怀的情结、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在精神上真正成人。让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懂得为人为学之道、树立正确的价值理想,这不仅是我们在大学生中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也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当前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打造的工程文化教育模式,“就是我们大学文化的特质,我们大学精神的支点”、学生通过工程文化不同的教育模式,必将汲取力量,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这种力量,是未来卓越工程师所需要的特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使命感,一种人文关怀,一种精神动力。

以上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品位与读书、教育的关系,而真正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尚需我们静下心来从做人开始,通过不断修身,成为一个好人,这才是最高境界的有品位。

 

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征文】正确理解师德与品位
?下一篇:【征文】做有品位的学生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我们 | 管理指南 | 管理登录 黑ICP备1100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