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黑龙江工程学院>> 工程视界>> 文化研究>>正文内容
德国现代大学制度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首次移植
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9日    点击数:

       我国教育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中国首开借鉴德式现代大学制度先河者为蔡元培改良的北京大学和德国工学博士马君武创建的广西大学。但笔者认为并非如此。“南马北蔡”之前,被孙中山赞誉为大学办学“模例”并力荐“推广到全中国”的中德政府合办的德华高等学校(文中略为“德华”) 才是“西风东渐”中倡行德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始作俑者。以下介绍其办学历程及理念。

        一、德华的历史背景、组建过程和办学定位

        1898年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占领山东胶州湾并强迫清政府签定了“租借”胶澳(即青岛)99年的《胶澳租界条约》。统治青岛后特别是从1907年始,德国一方面兴建胶济铁路和青岛港,另一方面则着手论证建立一所具有德国理念的高等学府,旨在“对于德国教育、德国知识的传播和德国精神的培养”。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洋务派的极力推动下于1905年颁诏废科举兴新学,高举的旗帜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是众人皆晓的“富国强兵”和“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此之前,已先期开办的外国语类如京师同文馆、造船驾驶类如福建船政学堂和军事类如南京水师学堂等三类洋务学堂良好的社会实际效用更是为接纳与首肯外国在中国的办学提案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所以一俟1907年10月德方提出在青岛建设一所以“中西兼备”为办学思想轴心、以工学系科为办学中心的高等学校(当时英美在华开办的教会大学多以神学、医学和理科为主) 方案,清政府就采取了不拒绝式商谈与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姿态。

        德方办学的目的十分清楚,选取工程教育为重点,特别是港口与房屋建筑、机械制造、铁路建设、矿山开采和电气技术等为专业与课程特色,意在利用德国工程教育之强弥补中国自身以及西方其他国家在中国办学之漏;开办政法系主要是把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德国法律体系与制度加以推广,为“中国因改革政体而引起的巨大运动”引道保驾;开办医学系和农林科则是考虑当时中国的现代医学医疗仍十分落后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农业林业国今后对此有着巨大的需求,外加青岛自身就是“林业科学上活教材”。当时主管教育的学部审视德方方案之后认为“宗旨不悖,课程皆符”、加以认可,同时对德方提出了六条原则,其中重要三点为:德国不能自主招生,而只能接收由中国政府选送的有毕业证书的学生(不仅限于山东人) ;必须按照学部的规定设置中文课程并由学部选派中文教师;不得教授外国宗教。尽管学部的意见德方认为较为刻薄,但为了自身利益也不得不应承下来。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协商,1909年7月9日,中德双方终于在青岛商订成功《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章程》。双方确定,在办学经费上,德国政府投资60万马克,中国政府协筹4万作为建校费用,常年运行经费20万马克(德13万,学费3万,其余由学部会同各方筹集) 。在大学管理上实行中德共同管理,德方选派监督即校长(德国地质学家格奥尔格?凯泊博士,Gerog Keiper) ,中方委派稽察(蒋楷,清政府学部员外,在青岛期间被称为“青岛圣人”) 履行中方雇员与学生管理并与德校长共同签署毕业证书等职责。

        对于学校的名称,德方使用Deutsch-Chinesis- che Hochschule 命名,汉语直译为德华高等学校(部分学者翻译为德华大学,因德语中Universit一词专指系科齐全、规模较大并且历史悠久的大,Hochschule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用于专业系科非综合性同时办学历史较为年轻的高等学校,笔者认为译成德华高等学校更为贴切,精通德语和德国政体的舒国滢教授亦认为译为大学不确) 。清政府学部则命名为“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特别”意为中德双方共同设立,与其他学校相比“自成一体”;在“专门学堂”这一中国学校机构前加“高等”,旨在界定其达到了高的等级即高等学校。对于校名,由于语言不同,后来实行的是双方各自表述。有趣的是,在德国殖民统治下的青岛市民避开两个官方命名不用,因学校临海处于波澜不息的海水中有一片黑色礁石,便称其为“黑澜大学” 。

        德国对德华的定位是其办学水平等同于其国内大学的水准,清政府对应也发表了特别声明??“该校获得的中国官方承认和享有特权的资格,迄今尚未赋予任何外国在华的学校”。从1909年始,该校便被学部确定为国家官方开设的24家高等学堂之列。

        二、德华的办学结构、规模、专业设置、学生和师资来源

        1909年10月25日,德华举行开学典礼暨校舍开工仪式。在随后的几年中,校园建设一直按照双方协议有序进行,而且实际投入由于中德双方高涨的办学热情远远超出原来预计。至1913年,该校资产已达177.5万马克,建筑结构完全采用德国大学模式,功能定位清晰,包括教职员办公室、教师和学生宿舍、餐厅、医务室、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标本陈列室、试验仪器准备室、实习基地和体育活动室等一应俱全,不包括计划扩建的两栋宿舍楼和总稽查公署,实际校舍面积已达16万平方米,充分显示出学校雄厚的办学实力,同期绝大多数外国在华大学和中国公办学堂难以望其项背。

        在学制上,德华为了保证与清政府1902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 相符,同时也保证自身高素质的生源,设置了预科班和高级班两级体系。预科学制六年,相当于中学,入校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考入不同年级,学习内容与今后高级班专业学习密切相关,主要课程为德语、算术、物理、化学、动植物、世界历史和地理等。高级班是大学的正式阶段,设有工程自然科学系、法律和政治科学系、农林科学系和医学系,学制为3~4年。后来,应清政府的要求和体现中西结合的需要,还开设了中文科,不但包括中文也包含文史哲等国学内容。在办学结构上形成了国内大学中当时独树一帜的两级三科体系,既保证了大学对国学的传承,也提供了系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可能。当时德华在房屋与铁路建筑、机械电气、采矿冶金、普通国家法与管理法等专业课程上学习研究的内容与德国国内大学同步,代表着国际上大学同类专业的最高水准。

        德华从1909年开办后,学生规模逐年扩大。至1913年上学期,全校有预科班和高级本科班各9个,中文科6个,最多时达到340人,覆盖了中国南北14个省区,云南等部分省份甚至呈请学部批准将自己的优秀学生选送定向培养。学校共有德籍教师26人,中国教师6人。德籍教师中有工学博士2人,硕士12人。随着办学声誉的扩大,许多德国著名专家先后应聘德华教学,其中不乏世界一流学者如复合函数研究权威、德国《数学杂志》创办人之一的康拉德?克诺普(Knorad Knopp),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的得意弟子、量子物理学家卡尔?艾利希?胡普卡( Karl Erich Hupka) ,著名植物学家威廉?瓦格纳(Wilhelm Wagner)。这样的师资水准“宛如德国本土的一所大学”。对中国教师的遴选聘用条件是必须兼通西学与国学,应聘者不但要获得过中国政府科举考试的头衔,还要具备新式学堂毕业的文凭,被选中的6人个个都是经山东管理学务衙门确认的精英教师,如于濂芳后成为知名中国文学和伦理学教授、王献堂后成为考古学家并任山东图书馆馆长。

        三、德国现代大学制度与德华的办学理念

        19世纪初洪堡提出了其著名的教育思想。1870年左右在德国先后成立了以柏林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为代表的十余所工科大学,在世界上开创了大学设立工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与综合性大学享受同等社会地位与声誉的先河。德国工科大学的典型特征除洪堡所提出的教育原则外,还有以下三个方面:实用至上??提倡大学教学科研内容与工程技术现实紧密结合; 突出技能??强调培养人才要达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兼备统一;知行合一??要求工科大学教师既有相应学历,同时具备工程实践经历。

       绝大部分国内教育研究学者在论及德国现代大学制度时仅以洪堡教育思想为其建构基础,这是失之偏颇的。笔者曾撰文论述德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完整构建应包括洪堡教育思想和德国工科大学创新两个方面、六个特点。德华作为一个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大学,它的建立是以德国现代大学制度为思想基础的,是德国现代大学制度在中国第一次系统成功的移植。德华的办学理念可以总结成四个方面:

        1 . 强调教学过程的研究性,提倡课堂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获取的有机统一

         德华不但在校内投入巨资建设了与四个系科配套的实验室、标本陈列室、试验仪器准备室、实习基地等,而且把大部分研究性项目和学生实践环节放在校外。工科学生定期到青岛当时最为先进的四方铁道工厂、船坞工艺厂实习;法政科要求学生去帝国法院观摩学习案审并且担任陪审员,到监狱了解犯人管理;农林科学生除在校内小型农场实习外,还必须赴位于李村的农场和位于汇泉的林场参加劳动性实习;医科学生在校内学习后还必须在福柏(今人民医院) 、青岛总督府医院、传染病医院实习一年,及格后才能获得学位。德华按照德国国内大学的模式把传统课堂加以延伸拓展,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强化学习的实践性环节,进行研究性和应用型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取本专业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2. 建立现代大学章程,积极倡导学校的学术独立与自我管理

         德国大学追求学术独立、实现自我管理的最根本、最主要措施是建立系统完善的大学章程(Hochschulverfassung),然后再在其框架下制定教学、科研、人事、学生注册等分项规章。德国是世界上建立大学章程体系最早最完备的国家。德式大学章程一般涉及办学理念、办学目的、培养目标、对外关系(如与政府和宗教)、专业设置、办学资金筹措和使用、对管理人员及教生的基本要求等内容,是指导学校运行和协调学校各项规章的基本法(Grundgesetz)。在德华的筹备过程中,德国人把工作重点实际上放在了与中国人协商和签定大学章程上。《大清国与大德国商定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章程》共有18条,内容与德国内大学脉路相似、形式相同(笔者在德学习期间曾对德国48所大学章程进行过比较研究) ,涵盖了办学体制、专业设置、学制界定、课程开设、人事聘任、经费筹用、与清学部关系等诸多方面。该章程颁布后,一直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也正是由于这部章程的存在,学校校长在治校过程中才得以解决不少羁绊。1912年德华拟聘当时的学部副大臣兼京师大学堂校长劳乃宣为经学教师,劳承诺应聘但不肯剪去长辫,学校议后做出了不再聘任的决定,足见其当时办学独立的现实状况。

        3. 坚持按需设科、服务社会、因需施教、学用一致的办学思路与机制

        如前所述,德华在遴选开设专业时,对20世纪初青岛乃至中国的大学系科设置特别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需求进行过充分论证,正因为开设的专业不但满足了德方在占领青岛后进一步建设与统治的诉求,也迎合了清政府实行新政的政治愿景,所以得到了双方的共同支持。学校开学后,在确定学生培养的具体专业方向、选取哪些课程和教材方面,校方一直贯彻因需施教、学用一致的原则。如在专业具体方向的确定上,校方结合当时工业建设的整体与系统需求,把工科学生细分成建设学、机械电气和采矿冶金三个专业方向。再如在选用教材上,德华一方面采用京师大学讲义,商务印书馆和学部图书局编篡的体系完备的教科书,同时在校内成立力量雄厚的翻译机构,把与专业对口的最新的德文书籍及时翻译过来使用,再者学校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状况、专业发展的最新知识和当时城市、社会建设的需求信息自编讲义。

        4. 突出教师素质的知行合一,构建师资队伍理论性与工程实践性的兼容并包。

         德国工科大学聘任教师的素质要求与其他类大学不同,除学历外,还必须具备在本专业的企业工作的实践经历,从而使教师不仅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同时具有工科专业特殊要求的技能素养。对新成立且远在中国设立的一所大学来说,德华欲在短时间内完全参照德国国内的师资聘任标准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德华通过两个举措的结合解决了这个难题: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本专业的较高学历,对部分急需专业师资,不惜从德国高酬聘请克诺普、胡普卡、瓦格纳等名师大家,目的是学校在专业理论知识上达到较高水准;另一方面,校方聘请在青岛工作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外国和中国行业专家担任实习实践兼职教师,如当时的督署地亩局局长、工程局局长、林务局局长、督署最高顾问、工程师、制药师等。通过两方面人才的互补结合,为学生培养提供了理论知识水准高、技能训练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四、德华的办学影响与历史价值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早已觊觎山东的日本对德宣战并出兵占领青岛,德华开办5年之后被迫解散。学校200多名师生并入今同济大学前身的德国人开办的同济医工学校,并以原德华师生为主新建了土木建筑。

        德华开办历史虽短暂,但由于是两国政府合力建设和经营,与其他在华外国大学和中国本土学堂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教学组织、师资力量、办学经费、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许多非对称性优势,所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声名鹊起,国内学生认为求学德华如同留学德邦,包括当时张之洞、辜鸿铭等社会名流也遣子到此求学。德华成为了当时高等教育学界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一面旗帜,也成为了“西学”在中国国内的一个“活样板”,为其他学堂观摩效仿。德华科学为基,实用至上;学术独立,依章治校;理(论) 实(践) 结合,学用一致;按需办学,开放融通的办学理念与实践由此,其不但影响了青岛及山东的教育,而且辐射到与青岛具有连带关系的广大腹地乃至中国南北的14个省区。德华的办学思路从后来国内许多大学的办学实践中均可觅现其端倪,如从私立青岛大学到国立青岛大学的鼎盛都能发现师承之宗。德华培养的毕业生虽然数量极为有限,但以宗白华(后成为我国著名文学家和美学家) 、赵琪(后任青岛最高行政长官胶澳督办) 、栾宝德(后任青岛铁路局长) 为个案代表可以看出其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学术理论特别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法学、现代医学、农林技术等理论传播方面,德华的突出贡献也可圈可点。如在清政府官方权威的《清朝续文献通考》中,收录了唯一一篇外国人论文,这篇批评中国新律的论文作者就是德华法科的教师。学部大臣张之洞认为,倘若学校办得成功,“则整个中国教育制度将按照所采用的德国方案,加以修改”,其影响可窥一斑。

       德华是德占殖民地的特殊产物。其成立的历史大背景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得到两国政府的正式批准,体现了两种异质文化的相互吸纳与包容,借鉴与发展。既非全盘西化,也不闭关锁国,坚持“拿来主义”和“开放融通”,这可能是应从德华得到的有益启示。

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工程教育体系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
?下一篇:从工程教育到工程大化教育的跨越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我们 | 管理指南 | 管理登录 黑ICP备1100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