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黑龙江工程学院>> 工程视界>> 文化讲坛>>正文内容
黑龙江省工科院校课程设置人文化现象的思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8日    点击数:

一、我省工科院校课程设置渐趋人文化

与历史水平相比,90年代中期以后,我省工科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越来越趋于人文化、人性化、合理化,许多高校都能从人本主义出发,合理设置课程结构,人文课程逐渐得到认可和接纳。仅以黑龙江工程学院为例,近年逐渐开设自然科学与技术类、人文艺术类、经济管理类等三大类型的公共选修课程,这不能不说是课程设置的一大进步。

再看看其他大学的数据:美国MIT(麻省理工学院)设置了五大类型(文学与作品介绍、语言思想和社会准则、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文化与社会研究、历史研究),共计75门的人文课程;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设置了六大类型(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及综合课程、语言与交流科学、理工类基础课程、保健体育课、理工类广域课程、专业基础、毕业论文)人文课程,学分达到106-122;清华大学开设了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语言、艺术、技能等53门人文课程。1

显而易见,我省工科院校同我国许多同期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和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相比,则更加相去甚远,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省2000年以来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教学实践,很多大学都把开设人文类公共选修课程作为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为高校人才培养积极投入教学力量,但事实上,只有这些是无法满足学生人文教育需求的,我省工科院校人文课

程的设置还处在发展道路的初级阶段,很多做法还不成熟,还需要改进。

目前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文课程边缘化。

长久以来,工科院校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忽视选修课;重视社会科学,忽视人文科学的现象,人文课程长期边缘化,从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普遍轻视人文课程,尤其是公共选修课,很多学生经常迟到,甚至逃课,人文课程的科目可选择的范围比较狭窄,教学资源少,教研经费匮乏,课时量难以保证,很多人文课程的教师在职称评聘中竞争力低,处于弱势,导致教师工作缺乏积极性。

2.课程设置缺乏协调性。

有些工科院校人文课程的设置有很大随意性,教师自己随意开设选修课,只要学生报名超过一定人数就可以开课,缺乏整体的管理和协调,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没有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难以发挥整体性功能,达不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

3.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

很多高校盲目追求课程设置的量化结果,却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要,设置一些专业化过强的人文课程,学生不理解教学内容,自然也不能实现人文课程人文素质培养和审美能力培养的目标。

三、工科院校应加快课程设置人文化的进程

    目前,我省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各个高校都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把教学重点和课程设置的重心都向专业基

础课和专业技能实践课程倾斜;而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却越来越需求文理兼

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重理轻文的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不

够宽博,写作水平低,想象力贫乏,创造性思维能力差,审美能力低,心理承受能力弱,这些导致学生缺乏适应社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缺乏独立工作和自主开拓的能力,综合素质不高势必会影响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我们应该重新反思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结构,挖掘造成文理失衡的内在原因,寻求解决途径。

  • 关注人文课程,强化制度保证

科技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人类的进步,同时也生硬地撕裂了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大部分的人文与科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强调科学的地位,另一方面越来越忽视人文的作用,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载体和媒介,高校面临新的挑战,即如何协调人文与科学的关系,如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其实,人文与科学能否携手共进是一个国家教育是否先进,经济是否发达,社会是否文明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良好的综合素质是人才质量的关键因素,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作为综合素质的两个构成方面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强调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更不应该忘记关注人文,提升人文教育的地位,注重人文与科学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培育文理兼备的优秀人才的根本目标。

早在1995年9月,国家教委就开始以49所院校作为据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工科院校人文教育改革的行动,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初见成效,但我省由于地处内陆,经济落后等历史原因,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缺乏系统、严格的制度保证和理论支撑,因此,我省工科院校必须从根本上去除重理轻文的旧有观念,从管理上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人文观念。

(二)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是教育链条当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课程设置必须在先进的、现代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要紧紧把握文理平衡这一根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最终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

1、确定合理的人文课程比例。人文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与人文气质、道德品质的基础性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在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占总课时的比例大约35﹪,许多高校都规定理工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一定学分的人文类课程;2而日本波筑理工学院,人文类课程占总学分的31﹪;德国理工科大学的人文课程占课程总量的25﹪。我省工科院校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比如黑龙江工程学院人文选修课程比例仅为6.6﹪,这个比例显然无法满足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因此应该加大人文课程比例,让学生有充分的余地自由选择对自己有益的课程。

2、结合不同专业设置不同课程。人文课程的设置不是孤立的,而是应该围绕专业课程来安排。人文课程的种类很多,设定什么课程应与学生的具体专业、具体需要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才需要,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道德素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合有利于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而更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黑龙江工程学院从本学期起拟开设工程文化类选修课程,就是为了更好地将工程专业与人文课程紧密结合的一个重要举措。

3、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人文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影响过程,它必须通过适宜的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和熏陶,教学内容必须是新鲜的或经典的。我省许多高校人文课程内容老套,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利用网络等各种先进手段收集最新知识信息,及时更新老化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经典文化的徜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三)加强学校监管,注重课程评价

各高校应加强监管,尽快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这其中包括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和社会反馈。教师自评是指教师作为课程教授的主体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衡量,它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评价是课程是否符合学生需要,是否得到学生认可的重要依据,可以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来完成。社会反馈是毕业生的文化素养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参考。通过社会反馈信息可以了解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与缺憾,从而调整人文课程的设置方案。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满意度、课程的合理性、目标达成情况,调整不利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课程,进一步确定合理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内涵。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省工科院校同全国理工大学一样在人文课程设置上迈进了一大步,一批又一批学者和教师投身于这一课题的研究,这种可喜的局面必然会对人才培养的探索产生深远的意义。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最核心的文化。它是内化于人的心灵深处的精神品质,包含着文化审美、行为养成、思想道德等在内的人格塑造的过程。人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目标、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校应紧紧把握住人文教育这一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石,努力向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郭桂英,刘汉柏.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4(2).

宋敏娟.建立科学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7(6).

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基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工程文化教育
?下一篇:“大工程观”理念下的艺术素质教育探究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必博娱乐,比博娱乐网址我们 | 管理指南 | 管理登录 黑ICP备11005929